深夜十一点,画室里的丙烯颜料还未干透,林女士望着趴在画架旁的暹罗猫墨墨,它的呼吸已经变得极其微弱。这只陪伴她十年的 “灵感缪斯”,因肾脏衰竭即将走完生命旅程。她颤抖着拨通「顺义与光同尘宠物殡葬火化」服务电话:“请帮我准备一场特别的告别。”
二十分钟后,服务团队携带恒温护理箱抵达。他们先用温毛巾轻轻擦拭墨墨的脚掌,那里还沾着白天打翻的钴蓝色颜料 —— 这是它最爱的 “调皮印记”。工作人员将墨墨放入铺着天鹅绒垫的护理箱时,特意在箱内放上林女士常穿的旧毛衣,让熟悉的气味陪伴它最后一程。
抵达服务中心,墨墨被送入独立的 “星空主题” 准备室。殡葬师发现它爪垫上的蓝色颜料已干结,便用橄榄油轻柔按摩去除,随后为它梳理银蓝色的毛发,在耳尖别上迷你星星发卡 —— 这是林女士每次画展都会为墨墨佩戴的装饰。最特别的是,团队用食品级硅胶为墨墨制作了立体爪印,保留了爪垫上天然的粉肉垫纹理。
告别室的天花板投影着梵高的《星月夜》—— 那是林女士以墨墨为灵感创作的系列作品主题。环绕音响播放着墨墨最爱的雨声白噪音,画架上支着未完成的画布,上面是墨墨蹲坐星空下的轮廓。林女士将沾有墨墨毛发的画笔、没吃完的冻干罐放进可降解纸棺,殡葬师用金丝线在棺盖上绣了一颗小星球,旁边缀着墨墨的名字。
在 45 分钟的告别时间里,林女士握着墨墨逐渐冷却的爪子,轻声念起为它写的诗:“你是落在调色盘上的星,让我的画布永远有心跳的温度。” 殡葬师全程保持 3 米距离,仅在她需要时递上装裱好的 “墨墨爪印星空图”—— 那是用它的爪印拓片手绘的纪念画。
告别仪式后,墨墨被送入静音环保火化炉。林女士透过单向玻璃,看着纸棺在暖黄色火焰中慢慢舒展,就像墨墨平时在阳光里伸懒腰的模样。火化过程持续 70 分钟,排放系统始终保持低于国家标准的污染物数值,这让她想起墨墨讨厌油烟味的小习惯。
当骨灰冷却,殡葬师用软毛刷细细收集每一粒粉末,将其与银色闪光粉混合,装入林女士亲自设计的玻璃骨灰罐 —— 罐身手绘着墨墨踏星而行的剪影,内置的 LED 灯珠会在黑暗中投射出爪印形状的光斑。最让她感动的是,工作人员将墨墨的胡须和部分毛发制成了微型毛毡画,画面正是那幅未完成的星空画作。
离开时,林女士收到一个木质纪念盒,里面装着爪印硅胶模、毛发毛毡画、服务过程的影像 U 盘,还有殡葬师写的便签:“墨墨的蓝爪子,永远会在你的画布上散步。” 两周后,她在画展开幕式上设立了一个小角落,骨灰罐里的 “星空” 与墙上的画作遥相呼应 —— 那个曾经蹦跳着打翻颜料的身影,终于以最诗意的方式,永远留在了她的艺术世界里。